不锈钢热压钢板常见故障?3 分钟教你排查
-
检查模具表面:停机后用手电筒照射模具,查看是否有金属碎屑、焊渣等异物残留,或模具边缘是否有毛刺。
-
观察钢板放置:确认钢板摆放是否歪斜,是否与设备部件发生摩擦;堆叠时是否有硬物夹杂在板材间。
-
测试压力参数:查看设备压力是否超过钢板承受范围(参考设备说明书标注的压力阈值),压力不均易导致局部压痕。
-
清理模具异物,用细砂纸打磨毛刺;
-
调整钢板摆放位置,确保与设备平行;
-
按钢板厚度重新校准压力参数,分阶段加压。
-
检测温度分布: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热压区域各点温度,是否存在局部温差超过 ±5℃的情况。
-
检查保温时间:核对设备设定的热压时长,过短易导致受热不均,过长可能引发过度变形。
-
查看冷却流程:冷却阶段是否采用分段降温,骤冷骤热会加剧钢板内应力,导致变形。
-
更换损坏的加热管,确保温度均匀;
-
根据钢板厚度调整保温时间(一般厚度每增加 1mm,延长 10-15 秒);
-
启用分段冷却模式,先自然降温至 150℃以下,再启动强制冷却。
-
检查脱模剂使用:是否按比例稀释脱模剂,或喷涂是否均匀(重点查看边角位置)。
-
确认热压温度: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材料融化后粘模,可对比钢板材质的耐热参数。
-
查看模具镀层:模具表面的防粘镀层是否磨损、脱落,露出金属基底会增加粘连风险。
-
按说明书重新调配脱模剂,使用雾化喷枪均匀喷涂;
-
降低 5-10℃热压温度,观察是否改善;
-
对磨损模具进行镀层修复或局部更换。
-
每周清理模具表面,用专制清洁剂去除油污和残留杂质;
-
定期校准设备的温度、压力传感器,确保数据准确;
-
不同厚度的钢板分开批次加工,避免参数频繁调整导致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