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导管在胆囊结石诊疗中的创新运用
胆囊结石,这一在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囊病症,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常单发或多发,且直径较大,为0.5-5cm。目前,胆囊结石的诊疗方法主要有保守诊疗和手术诊疗。
手术诊疗主要包括胆囊切除术和胆囊取石术。胆囊切除术是诊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可以有效避免结石复发和胆囊炎等并发症。然而,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胆管损伤、胆漏等。因此,在手术前需进行详细的评估,权衡利弊,确保手术安全。
胆囊取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包括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腹腔镜胆囊取石术等。胆囊取石术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小、数量较少、无并发症的患者。然而,胆囊取石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胆囊颈部损伤、取石失败、术后并发症等。
在胆囊取石时,常常会因为胆囊颈部过小,镜子无法通过,或镜子通过时造成胆囊颈部严重损伤,这种情况增加了临床诊疗的难度。
近日,一位患者就经历了这样的手术。经过超声内镜观察,医生就发现患者的胆总管腔内可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胆囊内可见絮状强回声光团。在手术中,医生首先通过食管、胃腔,于十二指肠降段找到ru头,采用导丝占据法进行插管,在导丝引导下应用切开刀沿11点方向切开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0.3cm,然后应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插入胆道子镜观察,发现胆总管内可见结石。镜子在经过胆囊颈部时,由于颈部过小,无法通过,医生采用球囊扩张胆囊颈部,镜子顺畅进入胆囊,胆囊内可见泥沙样结石。医生运用生理盐水冲洗胆囊,然后运用取石网篮取出胆总管内大块结石,并用取石球囊取出剩余泥沙样结石。然后,将导丝留置于胆管内,在X线监视下置入鼻胆引流管。若创面些许出血,可进行止血并用金属夹夹闭创面止血点,完成手术。
值得注意的是,医生在手术中采用了球囊扩张胆囊颈部,这种手术方式更有效地减少胆囊颈部损伤,更好的让医生观察胆囊内部的情况,及时处理。球囊扩张导管的创新运用,不仅提高了胆囊结石的诊疗效果,也提升了患者的诊疗体验。在医学科技的进步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创新技术,为患者带来更良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