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首部纪录片:DSP舞蹈教室记录新疆街舞的起点
2005年,当数码摄像机还未普及的时候,DSP舞蹈教室的创始人普开用一台借来的机器,拍下了《追梦》——这部新疆首部街舞纪录片,没有华丽的镜头,却真实记录了新疆街舞的起点,成为后来者追溯本土街舞发展史的珍贵档案。
纪录片全长45分钟,镜头聚焦DSP成立初期的5位学员:有瞒着父母练舞的高中生,有白天打工、晚上练舞的保安,有想通过街舞考大学的艺考生?;胬?,他们在零下20度的室外练舞,在昏暗的地下室纠正动作,为了凑比赛报名费去夜市摆摊……这些粗糙却鲜活的片段,还原了新疆街舞者蕞初的挣扎与坚持。
高中生阿力木在片中说:“别人觉得跳街舞是不务正业,但我想证明,我们也有梦想?!闭饩涮ù屎罄闯晌陆治枞Φ摹熬窨诤拧薄?《追梦》的拍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故事。为了记录学员参加全国比赛的历程,普开带着团队坐了40小时绿皮火车去北京,经费不够就睡火车站候车室。当学员在比赛中拿到西北赛区头名时,镜头里的他们抱着哭成一团,背景是其他赛区选手惊讶的表情——那时,很少有人相信新疆有能跳街舞的团队。
这部纪录片蕞初只在小范围传播,却像一颗种子,激发了更多新疆年轻人的街舞热情。2018年,DSP将《追梦》的片段上传至抖音,#新疆街舞20年前的样子#话题引发2000万次讨论,许多网友留言:“原来我们的街舞梦从这么早就开始了。”
如今,《追梦》被新疆美术馆列为“当代文化记忆”藏品,成为记录新疆青年文化的重要文献。 从2005年的简陋拍摄到如今的数字化传播,《追梦》的价值早已超越一部纪录片——它是新疆街舞者的精神图腾,证明无论起点多低,梦想总能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