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岛”项目建设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同促进作用愈加凸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新基建”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同时催生新一轮的环境治理市场需求。国家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实施方案》中均明确提出支持“绿岛”项目建设。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革新委等15个部门日前印发的《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推进涉VOCs产业集群治理提升,加快建设涉VOCs“绿岛”项目;所称“绿岛”是指由government、企业或社会多元主体按照“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理念投资建设可供多个排污单位共享的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实现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规范管理、稳定达标排放的集中点(片区)。通过绿岛模式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福建生态绿岛模式设计
一是推进高水平的建设,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二是鼓励第三方治理等服务模式。组建专业性强,技术成熟的运行管理的团队,采取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第三是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绿岛建设串起生态产业链,加速释放相关产业市场的需求。较后,陈善莉建议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创新政策激励,拓宽绿色的融资渠道,规范有序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绿岛项目建设和运营。二是加强监督约束,加强对绿岛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推进落实安全生产和环保的各项要求。三是拓展治理路径,建成一批相对集中、管用的绿岛,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福建生态绿岛模式设计绿岛模式强调城市绿色出行和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绿岛”治理模式具体有三类应用案例。一是在吸附剂使用量大的地区(城市、园区和产业集群),建立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处置中心,同步完善吸附剂规范采购、统一收集、集中再生的管理体系,实现活性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二是在同类型有机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园区和集群,建立溶剂分散回收+集中提纯/处置中心,实现有机溶剂的循环利用。三是在同一类别工业涂装企业聚集的园区和集群,建设集中涂装中心,对喷涂废气进行统一高效治理。这些应用案例在行业内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成功带动了从事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再生和溶剂分散回收+集中提纯/处置企业的快速规模化发展。
配套激励政策。协调金融机构给予“绿岛”项目建设主体低息借款,对符合绿色金融奖补政策的,给予借款贴息等支持;将“绿岛”项目纳入项目环评“绿色通道”,优先提供排污总量指标,做到快批快办;对建成并符合条件的“绿岛”项目,纳入环保信任保护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豁免名单。2021年,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绿岛”项目奖补办法,对工业和服务业“绿岛”项目、农业“绿岛”项目,按照不超过核定环保设施投资总额的20%、40%直接给予奖补,切实缓解“绿岛”项目建设的投资压力。绿岛模式鼓励城市规划和建设要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为目的。
绿岛模式已成功在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落地生花”,目前,绿岛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化应用成效,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有效途径,预计相关技术及模式全方面推广后,将可为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化工园区等相关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赋予化工园区建设和石化产业发展的新使命,南大环保将通过持续创新投入,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推动化工园区及企业向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转型,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绿岛模式的引导下,我们的城市正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上海绿岛模式单位
通过绿岛模式的实践,我们培养了一批具有环保意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队伍。福建生态绿岛模式设计
雨花区构建VOCs治理“绿岛”新模式,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基本情况,2022年,雨花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8.2亿元,高质量发展排名跃升至全国强区(地级城市市辖区)第9位,稳居中西部省份城区头一。雨花区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统筹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以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为抓手,强力推进重要行业、重点企业VOCS深度治理,走出了一条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同时,以创建国家等级“两山”基地、美丽河湖为契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分类完成省级下达的7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修复面积23.4847公顷,巩固生态修复成果。福建生态绿岛模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