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检测设备:技术突破,领导产业升级新风向
超声检测:无损探伤,直击封装缺陷
芯纪源的超声扫描显微镜(SAT)采用高频超声波技术,可穿透封装材料对芯片内部结构进行三维成像,准确识别分层、空洞、裂纹等微米级缺陷。
相较于传统X射线检测,SAT具备三大中枢优势:
1.无损检测:避免对芯片造成二次损伤,适用于高价值样品分析;
2.高分辨率:可检测0.5μm级缺陷,满足3D堆叠、HBM等先进封装需求;
3.材料兼容性:覆盖SiC、GaN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适配陶瓷、塑料、金属等多种封装基板。
在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检测中,芯纪源SAT设备可模拟-55℃至150℃极端工况,通过热循环测试定位热失效阈值,助力客户通过AEC-Q101车规级认证。
光学检测:纳米精度,赋能先进制程
针对5nm/3nm工艺节点,芯纪源推出多光谱光学检测平台,集成深紫外(DUV)光源与AI算法,实现:
1.关键尺寸(CD)在线测量:线宽测量精度达±0.5nm,覆盖光刻、刻蚀、CMP全流程;
2.三维形貌重构:结合椭偏仪与共聚焦显微技术,量化台阶高度、侧壁角等参数;
3.电性缺陷定位:通过光电流映射(PCM)技术,关联微观结构与电学性能,良率提升20%以上。
在AI芯片TSV(硅通孔)检测中,该平台可同步测量电阻、电容及信号串扰,配合科磊KLA Nexus晶圆检测设备,实现缺陷复检效率提升3倍。
国产化突围:技术攻坚,打破国际垄断
面对海外厂商(如KLA、应用材料)的技术封锁,芯纪源依托国家大基金三期政策支持,重点突破三大瓶颈:
-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联合中科院微电子所开发材料数据库,预测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缺陷演化;
2.实时反馈控制系统:基于FPGA的硬件加速架构,将检测周期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
3.智能缺陷分类(ADC):采用Transformer模型训练百万级缺陷样本,识别准确率>99.5%。
目前,芯纪源STS8200系列测试机已进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供应链,支持128通道并行测试,测试覆盖率较国际竞品提升15%,成本降低40%。
未来展望:技术融合,构建产业生态
芯纪源正布局下一代检测技术:
1.量子传感检测:探索量子精密测量在磁性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2.数字孪生平台:构建虚拟量测系统,预测工艺窗口漂移;
3.绿色检测方案:开发低功耗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减少化学品消耗。
同时,公司携手良渚新城打造半导体检测产业集群,联合矩子科技、精测电子等企业共建“测封一体”生态,推动AOI检测设备国产化率从15%提升至30%。
结语
在摩尔定律放缓的如今,半导体检测设备已成为产业突破物理极限的关键。芯纪源以“技术攻坚者”的姿态,持续投入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实验室到量产线的全流程解决方案。选择芯纪源,即是选择以准确检测驱动创新,以品质保障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