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 GSP 标准落地 医药冷库智能化改造加速
2024 年 7 月 1 日,国家药监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修订版正式实施,对医药冷库温湿度监控、应急供电等提出更高要求。新规明确冷库需配备双路供电系统、温湿度自动监测终端(采样间隔≤30 分钟),并实现数据云端存储≥5 年。据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数据,全国约 3.2 万家医药经营企业中, 41% 的冷库符合新版标准,存量改造市场规模超 200 亿元。
新规倒逼医药冷库智能化转型。某省药监局检查显示,传统机械温控冷库的温湿度超标率达 27%,而采用 AI 智能温控系统的冷库可将波动控制在 ±0.5℃以内。九州通医药集团投入 1.2 亿元改造全国冷链网络,其武汉冷库通过部署物联网传感器与边缘计算网关,实现温湿度数据秒级采集与预警,人工巡检成本下降 60%。冷链监控云平台也成为标配,上海医药的冷库管理系统可实时对接省药监局监管平台,满足飞检追溯需求。
在长三角地区,上药控股新建的上海生物医药冷链枢纽中心达 5 万平方米,设置 - 80℃温区、2-8℃恒温区及 15-25℃阴凉区,配备自动分拣机器人与穿梭式货架,日处理订单量提升至 3.2 万单。中西部地区亦加速补短板,重庆医药集团在涪陵建设的渝东南医药冷链中心,通过蓄冷式集装箱与冷库联动,解决武陵山区药品配送 “一公里” 问题。
作为冷链工程集成商,上海润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多个 GSP 合规冷库项目。其为上药集团设计的疫苗冷库采用双螺杆式制冷机组与 UPS 不间断电源,确保温度在 2-8℃波动≤0.3℃,并通过 PLC 编程实现备用机组自动切换。在江苏某生物制品企业项目中,润爽应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结合电磁锁鲜系统,使生物样本库的细菌检出率下降 92%。此外,润爽开发的医药冷库温湿度区块链追溯系统,已接入全国 30 余家三甲医院药房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