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距离指场镜到加工材料的距离,选型需匹配加工场景的空间需求。短工作距离(如64-60-100的100mm)适合小型工件加工,可减少外部干扰;长工作距离(如64-450-580的622mm)适合大型设备或需要预留操作空间的场景,比如厚材切割时需避免镜头被飞溅物损伤。部分型号如64-110-160B-M52&M55,工作距离180.7mm,兼顾操作空间与加工精度,适合需要人工辅助的半自动化加工。工作距离与焦距相关,焦距越大(如1090mm),工作距离通常越长(如1179.2mm),选型时需同步考量。场镜像差修正:提升画质的主要技术。江苏场镜图解
入射光斑直径决定了激光场镜的能量承载能力,直径越大,可接收的激光功率越高。12mm直径的型号(如64-60-100)适合中小功率激光(如50W打标机);18mm大口径型号(如64-220-330D)能承载更高功率(如200W以上),避免因能量过密导致镜片损伤。在实际应用中,若激光功率为100W,选择12mm直径场镜需确保光斑均匀分布;若功率提升到300W,则需18mm直径型号以分散能量。鼎鑫盛的大口径型号通过优化镜片散热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连续工作时的稳定性。江苏场镜上的数值含义场镜成本构成:为何价格差异大。
3D打印和激光熔覆对场镜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而激光场镜的幅面内均匀性、光斑圆整度恰好满足这类需求。在3D打印中,材料层叠需要每个区域的激光能量一致,否则易出现局部过熔或未熔,全石英镜片型号(如64-110-160Q-silica)耐激光损伤能力强,适配长时间打印;熔覆时,场镜需在大扫描范围内保持能量稳定,比如220x220mm扫描范围的64-220-330,能让熔覆层厚度均匀。此外,可定制化特性让场镜能根据打印材料(如金属、陶瓷)的吸收特性调整参数,进一步提升加工质量。
激光场镜的参数测试与质量检测流程,激光场镜的质量检测涵盖多环节:参数测试用干涉仪测面形精度、光斑分析仪测聚焦点大小与均匀性、波长计测透光率;环境测试包括高低温循环、振动测试,验证稳定性;装机测试则在实际加工场景中验证性能(如打标清晰度、切割精度)。例如,某型号场镜需通过100次高低温循环(-20℃至60℃),面形精度变化<0.1λ(λ为测试波长);振动测试后,装校精度偏差<0.01mm,确保运输和使用中的稳定性。。场镜畸变校正:让成像更接近真实。
激光场镜与照明系统的协同优化,在激光加工中,激光场镜与照明系统的协同可提升视觉定位精度。照明系统提供均匀光源,场镜配合工业相机捕捉工件位置,两者需匹配视场范围——照明范围应覆盖场镜的扫描范围,避免出现暗区。例如,60x60mm扫描范围的场镜,需搭配至少60x60mm的照明区域;同时,照明波长应与相机感光范围匹配,场镜可定制滤光膜片,减少环境光干扰。协同优化后,视觉定位误差可控制在5μm以内,确保激光加工位置与设计位置一致。场镜性能测试: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江苏场镜图解
场镜与照明系统配合:让成像更清晰。江苏场镜图解
激光场镜的“幅面内均匀性”直接影响加工质量的一致性。在同一扫描范围内,均匀性高的场镜能让每个位置的激光能量、光斑大小保持一致——打标时,标记的深浅和清晰度无明显差异;切割时,切口宽度均匀,不会出现局部卡顿或过切;焊接时,熔深一致,接头强度稳定。以64-175-254型号为例,其175x175mm扫描范围内的均匀性设计,能确保大幅面打标时边缘与中心的标记效果相同。相比普通聚焦镜在大视场下易出现边缘能量衰减的问题,激光场镜的均匀性优势尤为突出。江苏场镜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