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酞菁蓝投入市场后,由于它的着色力比铁蓝高两倍,其他性能又好,因而铁蓝用量逐年下降。钴蓝耐高温,耐光性优良,但着色力和遮盖力稍差,价格高,用途受到限制。铁蓝 由硫酸亚铁、黄血盐、硫酸铵反应生成白浆,再以氯酸盐氧化而成。青光铁蓝称为中国蓝(China blue...
基本分类:颜料从化学组成来分,可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大类,就其来源又可分为天然颜料和合成颜料。天然颜料以矿物为来源,如:朱砂、红土、雄黄、孔雀绿以及重质碳酸钙、硅灰石、重晶石粉、滑石粉、云母粉、高岭土等等。以生物为来源的,如来自动物的:胭脂虫红、天然鱼鳞粉...
无机颜料:无机颜料是指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的颜料。几乎所有的无机颜料是化合物,且常常是复杂的混合物,在其中金属成分是分子中的重要组成部份。无机颜料包括:金属颜料、金属氧化物颜料、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铬酸盐颜料、硅酸盐颜料、碳酸盐颜料、硫化物颜料。如铝粉、铜粉、碳...
有机颜料与无机颜料的差异: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在多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首先,它们的来源不同,有机颜料主要源自植物和海洋动物,如茜蓝、藤黄以及古罗马时期从贝类中提炼的紫色,而无机颜料则大多源自矿物性物质。其次,在化学成分上,有机颜料以碳元素为基础,而无机颜料则以...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亦被称为阴离子染料,因其分子中包含酸性基团而得名。这类染料擅长与蛋白质纤维中的氨基通过离子键结合,适宜在酸性、弱酸或中性环境中应用。其结构以偶氮和蒽醌为主,同时也有少数芳甲烷结构。这些染料自身带有颜色,并能以分子或分散状态赋予其他物质鲜明的...
1992年4月德国在关于日用品法律的头一条款中写上了有关禁用染料的内容,但不明确,于是在1994年7月、1994年12月、1995年7月、1996年7月分别发布了第二次至第五次修正案,并于1997年7月再就有关条款进行更详细的补充公布。按德国Bayer公司19...
按结构分类:(1)偶氮颜料占59%;(2)酞菁颜料 占24%;(3)三芳甲烷颜料 占8 %;(4)特殊颜料 占6 %;(5)多环颜料 占3 %。物理性质:有机颜料色彩鲜明,着色力强;无毒性,但部分品种的耐光、耐热、耐溶剂和耐迁移性往往不如无机颜料。为了提高耐晒...
染料的分类:一、根据染料的化学结构或其特性基团进行分类,称为化学分类。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芳甲烷染料、靛族染料、硫化染料、酞菁染料、硝基和亚硝基染料,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类染料等。二、根据染料的性能...
红色是三原色之一,它在可见光频段中,频率较低,波长较长,所以它的衍射能力和穿越障碍物的能力也较强。红色对视觉的冲击力极强,可以和许多颜色都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红色颜料应用非常的普遍。红色颜料:红丹。红丹(国际染料索引号:C.l颜料红105)别名铅丹,属于无机...
汗渍牢度和氯漂牢度按五级九档制评级。评定染料的染色牢度,应将纺织物染成规定色泽浓度才能进行比较,这是由于染色浓度不同,会使测得的牢度亦不同之故。有关染后织物的各项染色牢度的试验方法,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各项牢度的标准也应以国家标准为准。染料应用:根据被染...
颜料后处理的方法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商品。如将粗品溶于浓硫酸中,然后在水中慢慢沉淀析出,可得α晶型,这是一种带红光的蓝色有机颜料;如将粗品溶于浓硫酸中,然后再通入少量氯气,使分子上带有1~2个氯原子,所得产品的色光比不带氯的绿一些;如将粗品与干燥的氯化钠在球磨机...
制备方法:沉淀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条件,使金属盐溶液发生沉淀反应生成颜料粒子。比如制备硫酸钡颜料时,将可溶性钡盐和硫酸盐溶液混合,经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得到产品。煅烧法:将原料在高温下煅烧,促使其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形成颜料。像生产氧化铁红,常将氢氧化铁...
天然染料历史:传说中,早在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人们就能够利用植物的汁液染色。较为有力的证据是:在1959年,考古学家从河南安阳王裕口殷代墓葬中发现有染过色的丝线。这说明至少在3000多年的殷代,人们已会染色。当时的人们使用的都是天然染料,主要利用的是植物...
为了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有关部门参照纺织品的使用情况,制定了一套染色牢度的测试方法和标准:日晒牢度:染色织物的日晒褪色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日光作用下,染料吸收光能,分子处于激化态而变得极不稳定,容易发生某些化学反应,使染料分解褪色,导致染色织物经日晒后产生较...
色料和载色剂是重要成分;添加剂如填充剂、稳定剂也影响颜料较终品质。色料的分类与作用:色料作为颜料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和特性直接决定了颜料的色彩表现。在颜料的制备过程中,色料的选取和使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颜料的色泽鲜艳度,还对其持久性和稳定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因...
染料力份的字尾表示:在染料名称的尾注中,经常会出现如100%、200%等表示染料力份的词汇。染料的力份是指染料厂家设定的某一质量分数为标准(通常视为100%),其他染料的浓度则与之相比来确定。例如,50%的力份意味着该染料的浓度是标准染料的一半。需要注意的是,...
合成染料苯胺:苯胺合成是染料合成的一个突破口,为染料的人工合成奠定了基础。早在1834年,德国化学家米希尔里希用苯和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俄国化学家齐宁和法国化学家霍夫曼于1842年发现,在还原硝基苯的反应中生成一种新物质,称为苯胺。1856年,英国18岁的有...
染料性能:色彩鲜艳度:色彩鲜艳度是评估染料性能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到染色后材料的视觉效果。染色坚牢度:此指标衡量染料的固色能力至关重要。优良的染料应具备出色的染色坚牢度,以确保染色后的材料在洗涤或摩擦时不易褪色。上染率:上染率反映了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附着效果。高...
苯并咪唑酮颜料其生产过程相对复杂,但所得到的颜料在色彩鲜艳度和耐久性方面表现优异。因此,它们在塑料、橡胶、油漆和涂料等行业有着普遍的应用前景。这类颜料的分子结构类似于双偶氮颜料,但它们是通过两个含羧酸基团的单偶氮颜料缩合而成的。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主要产生黄色...
分散染料:在德国禁用的118只染料中,禁用分散染料共6只,未列入但受到22种有害芳香胺影响而被禁用的分散染料,据不完全统计有14种,还不包括以此作为复配染料的组成在内。在禁用染料中突出的是C.I.分散黄23,它是红光黄色双偶氮分散染料,我国商品名称为分散黄RG...
自从酞菁蓝投入市场后,由于它的着色力比铁蓝高两倍,其他性能又好,因而铁蓝用量逐年下降。钴蓝耐高温,耐光性优良,但着色力和遮盖力稍差,价格高,用途受到限制。铁蓝 由硫酸亚铁、黄血盐、硫酸铵反应生成白浆,再以氯酸盐氧化而成。青光铁蓝称为中国蓝(China blue...
中国的染料冠称有31种如酸性、酸性络合、酸性媒介、中性、直接、直接耐晒、直接混纺、碱性、阳离子、活性、还原、可溶性还原、硫化、硫化还原、分散、色酚、色基、色盐、缩聚、快色素等。颜色部分——标明染料上到纤维上的颜色,国内外基本相同。色称采用二十九色泽名称: 嫩黄...
如何区分不同颜料?三种分类方法教你搞定!有机颜料种类繁多,可以通过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区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按色谱分类:有机颜料可以根据颜色分为几大类,如黄、橙色颜料,红色颜料,紫、棕色颜料,蓝、绿色颜料等。按用途分类:有机颜料根据其使用目的可以分为涂...
染料的认识:关于环保型染料的问题目前有很多生产厂家尤其是染料用户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是凡偶氮染料既是非环保型染料。实际上不是这样。而是含有有致病成分或裂解出致病性物质的22种染料中间体的偶氮染料才是非环保型染料。直接染料:直接染料是纤维素纤维用染料中数量较大的...
常用有机颜料实例:耐晒大红BBN:耐晒大红BBN(C.I.P.R 48:1)具有出色的着色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耐晒和耐热性能,尽管其耐碱性稍显不足。用途普遍适用于油墨、塑料、橡胶、涂料以及文具用品的着色需求。永固桔黄G:永固桔黄G(C.I.P.O 13)特点:质...
合成染料苯胺:苯胺合成是染料合成的一个突破口,为染料的人工合成奠定了基础。早在1834年,德国化学家米希尔里希用苯和硝酸反应,得到硝基苯。俄国化学家齐宁和法国化学家霍夫曼于1842年发现,在还原硝基苯的反应中生成一种新物质,称为苯胺。1856年,英国18岁的有...
定义与内容:颜料既与人的视觉特性有关,又与所观测的客观辐射有关。颜色是评定颜料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颜料的表达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用颜料三个基本属性来表示,如将各种物体表色进行分类和标定的孟塞尔颜料系统,在这一系统中H表示色调,V表示明度,C表示彩度,写成HV/...
不溶性偶氮染料:这类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由重氮组分(色基)和偶合组分(色酚)直接在纤维上反应,生成不溶性色淀而染着,这种染料称为不溶性偶氮染料。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色基先重氮化,然后通过亲和力上染到用色酚打底的纤维织物,然后偶合形成不溶性色淀...
纤维上染后,由于范德华力和氢键的键能较低,染色物与水接触时,染料可能重新解吸并扩散至水中,导致褪色。为提升湿处理牢度,通常采用固色处理。固色剂中的阳离子化合物与染料阴离子在纤维上发生离子交换,生成微溶或不溶于水的盐类,从而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防止其电离和溶解...
在偶氮类颜料中,单偶氮黄色和橙色颜料以其简单的制造工艺和多样的品种受到普遍应用,尤其在气干漆、乳胶漆、印刷油墨及办公用品领域。而双偶氮颜料,尽管生产工艺稍显复杂,但其优异的耐溶剂和耐迁移性能,使其在印刷油墨和塑料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此外,萘酚系列颜料也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