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艺,焚烧厂渗滤液具有极高的COD、BOD、SS和氨氮指标、COD有时超过70000mg/L;一般的生物方法、膜分离技术无法去除。因此,常用的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厌氧+A/O+外置UF+卷式NF/RO;预处理+厌氧+A/O+外置UF+DTRO;典型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两级A/O+UF+NF/RO”。垃圾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经依次调节池、均衡池去除废水中大颗粒的悬浮性SS,减少大颗粒砂石等杂质及大量悬浮物进入后续的处理系统,避免管道远距离输送的堵塞,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出水通过UASB系统在三相分离器中将污水、污泥和沼气有效分离,污水进入出水槽...
纳滤处理单元。纳滤(Nanofiltration, NF)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其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但是纳滤膜本身带有电荷性,因此其分离机理只能说近似机械筛分,同时也有溶解扩散效应在内。与超滤或反渗透相比,纳滤过程对单价离子和分子量小于200的有机物截留较差,而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分子量介于200~500之间的有机物有较高的脱除率。纳滤膜分离孔径一般在1nm~10nm左右,一般的纳滤操作压力为5~25bar左右。渗滤液处理厂需配备应急池应对暴雨水量冲击。天津填料垃圾渗滤液处...
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3%、 85%,氯离子去除率分别是62%、65%。研究还发现 NF 膜对Cr3+、Ni2+、Cu2+、Cd2+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 97%、97%、96%。NF 结合其他工艺后处理效果更好。T. Robinson〔30〕用MBR+NF 组合工艺处理英国 Beacon Hill 的垃圾渗滤液,COD 由5 000 mg/L 降至 100 mg/L 以下,氨氮从2 000 mg/L 降至1 mg/L 以下,SS 从250 mg/L 降至25 mg/L 以下。NF 技术能耗低、回收率高,潜力较大。但较大的问题是长期使用后膜会结垢,进而影响膜通量和截留率等性能,...
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艺,焚烧厂渗滤液具有极高的COD、BOD、SS和氨氮指标、COD有时超过70000mg/L;一般的生物方法、膜分离技术无法去除。因此,常用的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厌氧+A/O+外置UF+卷式NF/RO;预处理+厌氧+A/O+外置UF+DTRO;典型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两级A/O+UF+NF/RO”。垃圾焚烧厂产生的渗滤液经依次调节池、均衡池去除废水中大颗粒的悬浮性SS,减少大颗粒砂石等杂质及大量悬浮物进入后续的处理系统,避免管道远距离输送的堵塞,减轻后续处理的负荷。出水通过UASB系统在三相分离器中将污水、污泥和沼气有效分离,污水进入出水槽...
两大特点难点:就是其可生化性差及是否产生浓水回灌问题。对于其产生机理,只是基于一定的定性认识,还缺乏对于其动力学特征等深层次机理的研究。经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渗滤液处理方法,采用以下工艺可以解决渗滤液的诸多问题。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填埋场渗滤液水量变化大、需要大型调节池;水质变化大,对处理设施的冲击大;成分复杂、高COD、高氨氮、高重金属和电导率。常用的处理工艺为:预处理+A/O+内(外)置UF+卷式NF/RO;预处理+A/O+外置UF+DTRO;预处理+两级DTRO。典型的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为:“预处理+两级A/O+UF+NF/RO”。渗滤液处理在食品加工业的重要性。湖北...
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因发酵作用、降水淋溶、地表水和地下水渗透而产生的污水。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受垃圾组成、垃圾填埋时间、填埋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其中垃圾填埋时间是较主要的影响因素。若按填埋场场龄划分,一般填埋时间在1 a 以下的为年轻渗滤液,1~5 a 的为中龄渗滤液,5 a 以上的为老龄渗滤液。垃圾的水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组成复杂,含有多种有机污染物、金属和植物营养素;(2)有机污染物浓度高,COD 和BOD 较高可达几万 mg/L;(3)金属种类多,含10 多种金属离子;(4)氨氮高,变化范围大;(5)组成和浓度会发生季节性变化.老龄渗滤液可生化性...
餐厨垃圾渗滤液:这种渗滤液的特点在于悬浮物多,COD浓度高达4万到15万mg/L,且伴有高油高盐的特性。为了有效处理,台泉科技采用了“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一级AAO+二级AO+MBR”工艺,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中的A级标准限值。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其COD、BOD、氨氨浓度均高,COD浓度甚至可达4万至8万mg/L,且发酵时间相对较长。针对这一难点,台泉科技采用了“预处理系统+UASB厌氧处理工艺+外置式MBR(二级A/O+UF)+纳滤+反渗透+污泥脱水(浓缩+离心脱水)”的综合处理工艺。此外,还通过火炬燃烧系统处理厌...
处理工艺改进,针对该垃圾填埋场存在的问题,对该场污水处理设施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在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应改变老的思维模式,对不能达到处理指标工艺方案予以废止,采用高效节能MVC压汽式蒸发处理工艺。(2)加强对氧化塘的运行管理。希望通过此次改进能是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有效控制渗滤液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3)末端引入离子交换工艺作为安保过滤系统,可有效防止氨氮指标的波动。发展趋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和处理是保证垃圾的长期、安全处置的关键。因此,对渗滤液处理的研究至关重要。国家和地方对渗滤液排放有严格的标准。天津渗滤液处理成套设施相对来说,欧美国家的渗滤液污染物浓度尤其是氨氮要低于亚洲国家...
蒸发步骤及运行较简单,且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蒸发系统的设备精密,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通常,当渗滤液NH3-N的浓度超标严重时,可考虑加入去NH3-N、去挥发物的工序。渗滤液通过蒸发处理的排水几乎达到理想要求,如果出水的挥发物质中COD浓度较高或NH3-N浓度较高,则要考虑更进一步的处理,以满足排放标准。蒸发系统还能对深度处理后的浓液进行进一步干浆化的处理,由此降低浓液回灌导致的盐富集、结垢等一系列隐患。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方法总结,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方法总结 卫生填埋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处理量大的优点,成为目前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但是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
渗滤液概述,生活垃圾填埋场按照填埋气组成等参数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头一阶段为好氧阶段,导气管中引出的气体主要为空气,此时产生的渗滤液COD浓度较高,氨氮浓度较低,可生化性较好;第二阶段为酸化阶段,垃圾堆体中以酸化反应为主,填埋气主要为氮气、二氧化碳、氢气,渗滤液水质与头一阶段类似;第三阶段为不稳定的产甲烷段,堆体中厌氧产甲烷菌开始逐渐成为优势菌种,甲烷气体的比重开始上升,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开始下降,相反由厌氧分解蛋白质等含氮物质产生的铵盐开始上升,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下降;第四阶段为稳定的产甲烷阶段,填埋气主要由二氧化碳和甲烷组成,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已经比较差,易于生化的有机物急剧下降,以挥发性有机...
对于水质成份复杂的渗滤液,不可能采用单一的处理单元完成渗滤液的全部处理过程,须是以一种主体工艺配套相应技术组合。因此,从污染负荷去除的经济角度,合理选择主体工艺和配套技术是危废处置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流程选定的关键。渗滤液主要的污染负荷还是有机物和氨氮,相比之下,生化处理还是针对高浓度有机物和氨氮去除较经济的工艺,而蒸发技术投资的成本比较高,膜处理技术则介于二者之间,但是通过实践证明单一的膜处理技术不太适宜运用于渗滤液直接处理。因此在危废处理渗滤液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可以考虑以生化处理为主的工艺,同时结合其他一些处理方法。渗滤液处理成本中电耗占比通常超过40%。天津移动式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纳滤(NF...
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随着全国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的进行,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废水和湿垃圾厌氧发酵的沼液也逐渐成为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之一。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并且随着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环保政策更加严格,对垃圾渗滤液的排放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国家发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提出浓缩液不得回灌垃圾填埋场。据统计,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渗滤液产率分别可以达到垃圾处理量的20%~45%和15%~30%,是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力求实现零排放。江苏养殖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作原理垃圾渗滤液的...
DT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历程,DTRO技术源于德国,1988年,DTRO系统进入渗滤液处理市场,头一座DTRO设备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在德国Ihlenberg建成。到1997年,DTRO在欧洲、美洲、远东等国家或地区已有200多个成功的工程实例,占反渗透法处理渗滤液市场的75%。到1999年,市场份额为80%。碟管式反渗透系统简介,DTRO膜组件构造与传统的卷式膜截然不同,膜柱是通过两端都有螺纹的不锈钢管将一组导流盘与反渗透膜紧密集结成筒状而成的。碟管式膜组的优良性能依赖于品质优良的反渗透膜片和导流盘,导流盘表面有一定方式排列的凸点,使处理液形成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自清...
蒸发处理,蒸发处理法常作为纯水的制作及对化学工业产生的废水进行深度浓缩,因为渗滤液的高污染、高危害的性质,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始使用蒸发系统处置渗滤液。蒸发是一种易操作、但成本昂贵、对能源需求很高的处理方式。它运用加热、提供系统负压的途径,将渗滤液的水份蒸发,水汽通过冷却系统收集至储池,而浓液继续浓缩,到浓浆状态时,再利用脱水系统,使其失水近似干渣态。要把蒸发系统的运行状态利用到较佳,同时阻截可挥发物质及NH3-N的流失,通常在渗滤液的酸碱度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反渗透技术可高效截留盐分和大分子污染物,但成本较高。河南渗滤液处理工艺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填埋场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
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有机质分解水、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混合形成的,具有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的废水。这种废水如果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渗滤液进行处理是环境保护的必需措施。此外,渗滤液处理装置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焚烧场、堆肥场等渗透液污水处理,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创新技术如碟管式纳滤膜对浓缩液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水质水量的剧烈波动给稳定运行带来困难。黑龙江渗滤液处理原理经过化学分析,在污水库出口处的渗滤液CODcr平均值为2800mg/l,BOD5平均值为1750m...
2000年以后,新建的渗滤液处理厂一般远离城区,渗滤液没有条件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以及处理要求的提高,渗滤液只靠生物处理无法满足要求,一般采取综合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方法。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革新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4月联合发布了《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其中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垃圾渗滤液宜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和后处理”的组合工艺。②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4月发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预处理通常包括格栅、沉砂和调节池。湖南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
随着全球垃圾产量的不断飙升和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垃圾分类与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其中,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土壤、水源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根据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场景,我们将其分为四大类: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餐厨垃圾渗滤液、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和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这些渗滤液的水质各有特点,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由于来源多样且产量相对较小,其COD浓度通常介于5千至3万mg/L之间。针对这一特点,台泉科技采用了机械格栅+调节池+隔油+气浮+厌氧塔+两级AO+MBR工艺,确保出水符合纳管排放标准限值。渗滤液处理的目标是达标排放或回用。四川养殖场垃圾渗滤液处理...
垃圾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随着全国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的进行,垃圾中转站产生的废水和湿垃圾厌氧发酵的沼液也逐渐成为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之一。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并且随着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的环保政策更加严格,对垃圾渗滤液的排放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国家发布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标准提出浓缩液不得回灌垃圾填埋场。据统计,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渗滤液产率分别可以达到垃圾处理量的20%~45%和15%~30%,是垃圾渗滤液的主要来源。能源消耗是渗滤液处理厂运行的主要成本之一。浙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生物处理法,...
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可以有效分解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并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期的生物处理,因而被普遍用于处理生化性较差的中老龄垃圾渗滤液。其中高级氧化技术可以产生强氧化性的·OH,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垃圾渗滤液,主要包括Fenton 法、臭氧氧化法等。A. Lopez 等利用 Fenton 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结果表明:在Fe2+用量为275 mg/L、H2O2 用量为3 300 mg/L、pH 为3、反应时间2 h 的条件下,B/C 从0.2 升至0.5; 在Fe2+用量为830 mg/L、H2O2 用量为10 000 mg/L 的条件下, COD 去除率较高可达60%,...
工艺特点:1、 采用成熟技术,满足新标准要求,无浓缩液回灌;2、 高效脱N(氨氮和总氮)是其一大特色;3、 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4、 施工周期短;5、 维护管理方便;6、可拆卸,可运输。五个阶段,垃圾渗滤液的性质随着填埋场的运行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填埋场中垃圾的稳定化过程所决定的。垃圾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即初始化调整阶段(Initial adjustment phase)、过渡阶段(Transition phase)、酸化阶段(Acid phase)、甲烷发酵阶段(Methane fermentation phase)和成熟阶段(Maturation p...
E. Turro 等对影响垃圾渗滤液电解氧化处理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以Ti/IrO2-RuO2为电极,HClO4 为电解质,结果表明: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电流密度和pH 是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温度为80 ℃、电流密度为0.032 A/cm2、pH= 3 的条件下反应4 h,COD 由2 960 mg/L 降至294 mg/L,TOC 由1 150 mg/L 降至402 mg/L,色度去除率可达100%。电化学法流程简单、可控性强、占地面积小,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缺点是消耗电能,处理成本较高,目前大多处于实验室研究规模。渗滤液处理需结合生物降解与膜分离技术,有效去除有机物和重金属。辽...
土地处理法,为了利用土壤具有的自净能力,人为的栽种植被,以此去除渗滤液中有害和有毒的物质,这就是土地处理法。土地处理法亦即土壤灌溉法,是人类较早采用的污水处理法,但是土地处理系统的应用多见于城市污水处理。对于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将渗滤液收集起来,通过喷灌使之回流到填埋场。循环填埋场的渗滤液由于增加垃圾湿度,从而提高了生物活性,加速甲烷生产和废物分解。其次由于喷灌中的蒸发作用,使渗滤液体积减小,有利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转,且可节约能源费用。电化学氧化法适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渗滤液的深度处理。深圳垃圾渗滤液处理定制价格常见膜法处理工艺简介,目前常见的膜法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主要为:生化法(A/O或A2/O)...
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手段主要以生物法为主,其中年轻渗滤液中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较高,B/C 比较高,氨氮较低,适宜采用生物法处理。但是随着填埋场场龄的增加,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会降低,氨氮大幅增加,这些都会抑制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因此中老龄垃圾渗滤液不宜直接采用生物法处理。且生物法对温度、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比较敏感,无法处理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而物化法对可生化性差、氨氮含量高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不受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出水水质相对稳定,被普遍用于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笔者在现有物化处理技术基础上,对吸附法、吹脱法、混凝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光催化氧化法、反渗...
技术特点:活性污泥浓度高,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强;具有很好的脱氮效果;系统运行稳定,保证出水水质;剩余污泥少 运行管理方便 占地面积小;生物处理单元(MBR技术);超滤(Ultrafiltration,UF)是以压力为推动力,污水中透过液与部分低分子量溶质穿过膜上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活性污泥及其它乳化胶束团被截留,实现泥水分离的目的。超滤材料大多数是有机复合高分子膜,如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PES)。无机膜材料也开始得到制备和应用,如陶瓷膜等。 超滤膜的形式种类较为繁多,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被普遍应用,根据膜与生化池的组成形式分为外置式超滤膜和内置式超滤膜。膜分离技术需防范浓差极化...
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其水质较为复杂,污染物浓度高且变化范围大,水质水量波动也较大。为此,台泉科技采用了“气浮沉淀-高效脱氨-膜分离预处理+膜浓缩减量+MVR蒸发+母液烘干”的先进工艺。这一工艺不仅能确保渗滤液达标产水,还能实现无浓缩液产生、无二次污染的全量化处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将更加成熟和高效。未来,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处理方法,以进一步减少垃圾渗滤液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更加重视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工作,从根本上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渗滤液处理是实现垃圾无害化的重要保障。四川渗滤液处理设备...
危废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对环境的危害大,因此对渗滤液的处理十分有必要。目前危废处置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处理、物化处理、膜处理、蒸发处理等。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中该怎么选择,漓源环保带您了解一下。采用生物处理法来处理危废处置渗滤液,大致分为厌氧生物和好氧生物处理两种。在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中,渗滤液中的复杂有机分子被产甲烷细菌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少数量的需要处理的污泥,同时还具有低能耗、低运行费和所需营养物少等优点。好氧处理对于早期含有大量易于生物降解的脂肪酸的危废处理渗滤液是有效的。但对于氨氮浓度过高影响了微生物活性的渗滤液处理效果不太理想。沸石离子交换技术可选择性去除氨氮污染物。江苏...
压缩比直接影响蒸发器冷凝~蒸发传热推力的大小。从理论上讲,希望压缩比增大,这样可减少蒸发器的传热面积。从蒸发器相变传热要求出发,较理想的压缩过程是沿蒸汽焓熵图 的饱和线AB进行,但一般无冷却压汽机的压缩过程是沿等熵线AC进行,而实际压缩过程又受绝热效率的影响,沿AD线进行。可见,压缩比增大,会引起过热度和熵的增大,并导致功耗剧增,此外还会影响压汽机的正常运行,产生大的噪音。为消除过热度和改善压缩过程,可在蒸汽进口端加水,使压缩过程线变为AD。根据压缩比试验表明,在实际应用中,选用压缩比为1.2,相应的饱和温差为7℃,是比较合理可靠的。 压汽式蒸馏设备简单、紧凑,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益,...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某种化学物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沉淀,再加以分离从而达到处理目的。有资料显示,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的氢氧根能够与金属离子生成沉淀,可去除垃圾渗滤液中 90%~99%的重金属,同时去除20%~40%的COD。在化学沉淀法中鸟粪石沉淀法应用较为普遍。鸟粪石沉淀法即磷酸铵镁沉淀法,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 Mg2+、PO43-及碱性的药剂,使之与某些物质反应生成沉淀。X. Z. Li 等向垃圾渗滤液中投加了MgCl2·6H2O 和Na2HPO4·12H2O,在n(Mg2+)∶n(NH4+)∶n(PO43-)为 1∶1∶1、pH 为8.45~9 时,15 min 内原垃...
DTRO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碟管式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历程,DTRO技术源于德国,1988年,DTRO系统进入渗滤液处理市场,头一座DTRO设备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在德国Ihlenberg建成。到1997年,DTRO在欧洲、美洲、远东等国家或地区已有200多个成功的工程实例,占反渗透法处理渗滤液市场的75%。到1999年,市场份额为80%。碟管式反渗透系统简介,DTRO膜组件构造与传统的卷式膜截然不同,膜柱是通过两端都有螺纹的不锈钢管将一组导流盘与反渗透膜紧密集结成筒状而成的。碟管式膜组的优良性能依赖于品质优良的反渗透膜片和导流盘,导流盘表面有一定方式排列的凸点,使处理液形成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自清...
经过化学分析,在污水库出口处的渗滤液CODcr平均值为2800mg/l,BOD5平均值为1750mg/l,氨氮708mg/l,总氮平均浓度达700mg/l,平均色度达251度,金属含量不高,以色质联机对有机物定性分析,发现渗滤液中有机物较高含碳数可达12,主要为环烷烃、酯类、羧酸类、苯酚和硫磺等。经过处理后排入纳污水域的水质CODcr值为283mg/l,仍超标1.83倍,BOD5值为108mg/l,超标2.6倍,NH3-N值为190mg/l,超标11.67倍,总氮679mg/l,色度133度,并且含有大量有机物,说明了该场污水处理过程还未能满足污水达标排放,受此影响,该填埋场的一级纳污水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