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四轴机器人。背景技术: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现有的四轴机器人使用时转动的角度固定,不能满足生产加工需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四轴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轴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轴机器人,包括底座、支撑柱和电机,所述底座右侧上端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上...
图2为一种四轴机器人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四轴机器人中支撑杆二和支撑杆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柱,3-支撑杆一,4-支撑杆二,5-支撑杆三,6-夹持机构,7-转轴一,8-转轴二,9-转轴三,10-液压缸一,11-转轴四,12-滑槽,13-液压缸二,14-固定架,15-电机,16-驱动轴,17-小齿轮,齿轮,19-主轴,20-固定盘,21-卡槽,101-液压缸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在中国,5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汽车制造业,其中50%以上为焊接机器人;在发达国家,汽车工业机器人占机器人总保有量的53%以上。据统计,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年产每万辆汽车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为10台以上。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工业机器人必将对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中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提升加工手段,提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竞争力,这一切都预示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巨大。此外,2008年,中国重汽在建设新车间时引入了工业机器人,建成了全自动冲压机,由机械手臂将钢板送入冲压机,既稳定了产品质量,又代替了人工,避免了工伤问题的发生。工业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0020]图7是图1中取产品机械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8是图1中产品料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2]图中:1_机器人插针机金属台架,2-储料斗,3-第二储料斗,4-供料震盘,5-第二供料震盘,6-震盘料道,7-第二震盘料道,8-分针机构,9-取针手掌,10-插针机器人,11-取产品机械手,12-产品料道,13-注塑机模具,14-PLC控制屏,15-注塑机金属台架,21-料斗,22-斗门气缸,23-挡料气缸,31-震盘,32-料满传感器,41-分针气缸,42-针脚检测器,43-针脚到位光纤,44-顶针气缸,51-取针气缸,52-取针治具,61-夹料气缸,62-气夹,63-金属支架...
储料斗包括料斗21、斗门气缸22和挡料气缸23,其中所述料斗21成方形漏斗状,斗门气缸22悬挂在料斗21内壁之上,挡料气缸23贯穿料斗21出料口,五金针脚在斗门气缸22不断推进中下压到料斗21出料口,可以通过挡料气缸23来控制针脚喂料的速度。[0026]图3是本发明中供料震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供料震盘上的震盘31由上大下小的两个金属圆筒组成,震盘31内壁上沿装有料满传感器32,震盘料道6、7的一端贯穿震盘31,供料震盘的作用是将储料斗中的针脚用完或者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将储料斗中的针脚开闸放出,循环供料。[0027]图4是本发明中分针机构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分针机构8包括分针气缸41、针脚检测器...
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七大路径一,从串联机器人到串并混联的机器人。第二,从刚体机器人到刚柔体机器人。第三,从单机器人作业到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第四,机器人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的结合,催生出智能柔性的自动化装配焊接。通过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具有感知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视觉、触觉,能够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第五,虚拟现实结合。虚拟现实结合系统可以降低对机器人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有效率,进一步消除机器人的安全问题。通过虚拟现实的模拟,机器人的每一个轨迹和位置,都能在使用者的预料和控制当中,防止出现意外。第六,机器人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的结合。模式识别用于机器人的检测特别有效,...
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七大路径一,从串联机器人到串并混联的机器人。第二,从刚体机器人到刚柔体机器人。第三,从单机器人作业到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第四,机器人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的结合,催生出智能柔性的自动化装配焊接。通过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具有感知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视觉、触觉,能够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第五,虚拟现实结合。虚拟现实结合系统可以降低对机器人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有效率,进一步消除机器人的安全问题。通过虚拟现实的模拟,机器人的每一个轨迹和位置,都能在使用者的预料和控制当中,防止出现意外。第六,机器人技术与模式识别技术的结合。模式识别用于机器人的检测特别有效,...
所述注塑机包括注塑机金属台架(15),所述注塑机金属台架(15)与机器人插针机金属台架(I)在X轴方向平齐且中间隔开,插针机器人(10)安装在注塑机金属台架(15)Z轴表面的右前端,与取针手掌(9)垂直,注塑机模具(13)位于注塑机金属台架(15)Z轴表面的位置,注塑机金属台架(15)Z轴表面的Y轴方向下端装有一个产品料道(12),PLC控制屏(14)安装在机器人插针机金属台架(I)Z轴表面的Y轴方向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轴机器人插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斗(2)包括料斗(21)、斗门气缸(22)和挡料气缸(23),料斗(21)呈方形漏斗状,斗门气缸(22)悬挂在料斗(21)内壁之上,...
提出的工业机器人有以下特点:将数控机床的伺服轴与遥控操纵器的连杆机构联接在一起,预先设定的机械手动作经编程输入后,系统就可以离开人的辅助而运行。这种机器人还可以接受示教而完成各种简单的重复动作,示教过程中,机械手可依次通过工作任务的各个位置,这些位置序列全部记录在存储器内,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机器人的各个关节在伺服驱动下依次再现上述位置,故这种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功能被称为“可编程”和“示教再现”。1962年美国推出的一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后来,出现了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的工业机器人系统。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工业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按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进行控制。正是由于工业机器人结构控制上的复杂性,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员工需要专业的培训才能。如果操作不当,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安全问题。相比之下,对于一些简单的工序,由人工来完成会方便很多。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由度。广州...
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普及了一和第二类工业机器人,并达到了其工业机器人发展史的鼎盛时期。而今已在第发展三、四类工业机器人的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日本下一代机器人发展重点有:低成本技术、速化技术、小型和轻量化技术、提可靠性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化技术、精度化技术、视觉和触觉等传感器技术等。根据日本**2007年指定的一份计划,日本2050年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达到1.4兆日元,拥有百万工业机器人。按照一个工业机器人等价于10个劳动力的标准,百万工业机器人相当于千万劳动力,是当前日本全部劳动人口的15%。上海珂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按定制满足不同需求。东莞一台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