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地区节水措施方案编制经验:考虑城市南北方区位和水资源禀赋条件,选取节水措施方案编制推行较早、重视程度高、政策制度较为规范的北京市、深圳市、江西省萍乡市作为典型地区。这3个地区节水工作及建设项目节水措施方案的编制走在全国前列,具有代表性。明确方案审查或审批程序,确立方案在建设项目立项审查和竣工验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强化建设项目节水措施方案约束力的重要举措。一般要求建设项目节水措施方案需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编制,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一同审查;在水资源论证报告中作为一部分内容的,与水资源论证报告一同审查。用水单位或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技术标准安装计量设施,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规定填报年度用水统计报表。蒙自日常节水倡议书
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市政用水应当使用再生水,建筑施工用水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因再生水水量不足确需在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取水的,应当在指定地点取水,并计量缴费。除消防等应急救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市政消火栓取水。因特殊情况确需使用消防水栓供水的,须先得供水企业同意,并报消防单位批准。城(镇)供水企业,应当加强对供水设施设备的管理、养护和维修,减少输水损失或渗漏,提高供水保证率。水量分配方案和用水计划是年度取水总量控制的依据。市、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用水定额、本行政区域用水状况、水量预测、节约用水规划以及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取水控制总量,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并对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蒙自日常节水倡议书水量分配方案和用水计划是年度取水总量控制的依据。
全市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总量控制包括规划期用水总量控制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省规定的用水定额,制定工业产品、农作物灌溉和生活用水等用水定额,经**批准后向社会公布。非居民生活用水单位和个人需要用水的,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关行业用水定额、用水单位近三年取用水量和水资源费缴纳情况、下一年度用水计划申请、水平衡测试结果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核定用水计划。
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升用水效能。2022年,发布了新一版国家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引导各地推进城市节水,加强设施建设和各项制度落实。连续32年举办“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活动,通过建设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小区,不断夯实节水型城市建设的社会基础。同时,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提升再生水生产、输配能力,在116个城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相关试点。2015年以来,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9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提高雨水资源就地消纳、就地利用水平。实行行政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总量控制包括规划期用水总量控制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
完善城市节水机制:一是深化节水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国家和自治区节水型城市对城市节水工作的示范带领和带动作用,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抓手,系统提升城市节水工作。到2025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和巴彦淖尔市等5座地级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评价标准。二是推进城市节水法制化进程。要求各城市相应出台城市节水相关政策规定,推动全社会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保障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基础和重点是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机关、节水型校园、节水型小区等节水型单位。德宏节水宣传教育
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都有一套法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蒙自日常节水倡议书
完善节水审批和监管体系,健全项目节水管理机制:由于项目影响、投资规模不同,我国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但仍存在职责不清问题。因此,应完善节水分级审批和监管体系,基层节水管理机构应被授权管理本辖区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落实情况的现场监察职权和处罚权,定期向上级审批机关通报信息。逐步培育节水措施方案评价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由**购买中介服务,选择评价单位,居间开展建设项目节水措施评价,为**有关部门提高方案审批效能提供技术支撑。蒙自日常节水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