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二异丁腈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食入: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给服活性炭悬液。洗胃。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进入事故现场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偶氮二异丁腈 AIBN小量泄漏:用惰性、湿润的,用洁净的非火花工具收集于一盖 子较松的塑料容器中,待处理。二异丁腈外观
偶氮二异丁腈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摩擦、撞击、受热。禁配物:醇类、氧化剂、、醛类和烃类等。危险反应:由于受热,该物质分解生成含四甲基丁二腈和物的有毒烟雾。受撞击、摩擦或震动时,可能发生性分解。加热时,可能发生。与醇类、氧化剂、、醛类和烃类,如庚烷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的危险。危险的分解产物:物、氮气。生态毒性:NOEC<1mg/L(鱼类)LC50:28mg/L(鱼类)96h急性毒性:LD50:700mg/L(小鼠经口)LC50:670mg/L(小鼠吸入)重庆二异丁腈储存偶氮二异丁腈,是一级反应,没有副反应,比较好控制,所以广泛应用在高分子的研究和生产。
偶氮二异丁腈AIBN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2月16日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2009)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30000.2-2013—GB30000.29-201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等法律法规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偶氮二异丁腈使用过程中的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手防护:戴防毒物渗透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处治食入:误服入口应立即就医处治。偶氮二异丁腈 AIBN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中文名称:偶氮二异丁腈英文名称:2,2-Azobis(2-methylpropionitrile)CAS号:78-67-1分子式:C8H12N4分子量:164.21EINECS号:201-132-3中文同义词: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雙(2-甲丙腈);2,2-偶氮雙異丁腈;偶氮異丁睛;2,2-偶氮雙異丁睛;发孔剂N产品外观:白色粉末产品用途:用作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丙烯腈等单体的聚合引发剂用途有机合成中间体用途用作高分子聚合物的引发剂用途用作醋酸乙烯和丙烯酸酯等聚合或共聚合的引发剂。也可用作发泡剂。用途甲基丙稀酸酯包埋组织时的催化剂。高分子聚合物的引发剂。橡胶、塑料、发泡剂。聚氯乙稀塑料激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浙江化工原料二异丁腈闪点
偶氮二异丁腈 AIBN应与醇类、氧化剂、 、醛类和烃类、食 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二异丁腈外观
偶氮二异丁腈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呼吸器,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毒物渗透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应与醇类、氧化剂、、醛类和烃类、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防护用品及合适的收容材料。二异丁腈外观